“禮”決定著古代建筑的設計和建造,使建筑在約束中尊卑有分,上下有等。以禮為導向,古代對于不同社會角色的建筑式樣及其規制均有嚴格的要求,這就是建筑折射的等級之“禮”。中國古代建筑的等級關系象征社會井然有序。
自漢武帝實行思想上的大一統之后,中國古代社會基本上是以儒家文化作為主流意識形態,古代建筑亦是在儒家思想上建立起來的。因此,儒家中的“禮制森嚴”在中國古代建筑中體現得淋漓盡致,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建造,也必然會把禮樂等級奉為中心地位的建筑設計理念。
三、中軸線:中國古代建筑的中庸價值取向
1.中庸思想
中庸是中國古代建筑機體構成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觀念,在古代被儒家不斷闡述和發揚,對中國建筑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。顯然,中庸思想早已成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精神取向,這是相當值得注意的現象。
2.中庸思想對我國古代建筑的影響
中庸是古代的一種智慧思維,強調行為要合乎倫理和道德。從普通宅居到宮殿、衙署、寺觀,以至于城市的布局,一般都根據中庸思想采用均衡對稱的原則,將主要建筑物安置在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上,陪襯性的建筑物則對稱分列兩旁。
北京故宮和北方四合院是這一布局格式的典型代表,這也是中庸發展觀在建筑上的映射。群體建筑中缺乏“中軸線之美”的布局設計是不多的。院落式布局以中軸線為中心,實現了仁、禮的完美統一。
古都中的宮殿建筑更是沿中軸線展開布局。如唐都長安,按中軸線與左右對稱的規劃建設,有主有次,有高潮有過渡,形成左右對稱的平面布局。
從大型建筑的實踐層面看,中庸思想影響下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無疑是紫禁城。明清時期北京的古建筑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井然有序。這種以中軸線作為中心的建筑布局安排,正是中庸思想的直接體現。
四、天人合一:中國古代建筑的空間意識
1.追求和諧的原則
中國古代建筑,無論是城市的總體布局,還是建筑的群體組合,往往將自然山水、奇石峰巒、樹木花草與建筑有機結合在一起,構成一幅建筑中含有自然,建筑又為自然所包容的建筑山水畫。
秦咸陽、漢長安、六朝建康、九朝洛陽,不僅依臨山水,而且在城中建設苑囿,引水貫都,種草植木,使宮殿廟堂、茅廬屋舍與自然和諧地統一在城市中。更有像“覆壓三百余里”的阿房宮,直接以南山為闕,使之成為阿房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。
至于佛寺,多建在風景優美的名山上。在群體建筑中,封閉式的庭院是構成組群的要素之一。特別是在住宅中,古代對庭院的經營甚是費盡心機,竭力引進自然情趣,有的栽種花卉草木,豎筑奇峰異石,堆砌假山、池塘,引來“天光云影”。